卢慕贞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0514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3月31日

卢慕贞

发布时间:2010-03-31 14:49:2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孙文元配卢慕贞

    孙中山先生元配卢太夫人,名慕贞(1867-1952),香山县上恭都外茔乡(今属珠海市金鼎镇外沙村)人。早年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对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做过贡献。

    外沙村是条仅有百来户人家的不瞟,距孙中山故乡翠亨村只有四五公里,东面临海,小桥流水,风景优美。卢慕贞的祖居就坐落在村里的一条横巷内,它是两间并列一起的青砖灰瓦平房,面积一百多平方米,内分主房和客房。从主房大门进去是厨房,中经一道四方天井,便是中厅,连着卧室。客房的式样与主房相似。故居有板障、神楼,神楼供奉着卢慕贞母亲的相片。两旁对联云:“玉烛辉时皆瑞气,青烟霭处尽祥云。”此屋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卢慕贞从小就在这里生活长大。离故居四五百步远,就是“卢慕贞纪念堂”。是仿照翠亨村中山故居的样式建的,高二层楼,皆拱式窗台,长廊环抱,外墙赭色。此堂是1984年5月由其香港之侄孙卢汉华等捐款兴建的,室内珍藏多幅有关卢慕贞的照片,其是悬挂一幅长80公分、宽60公分的卢慕贞中年肖像。她身着唐装大襟衫,宽阔的额头上,头发整齐地往后掩成一个发髻,面孔丰润,端呈着静肃的仪态和慈祥的目光。另有一张小照片,是1947年7月,国民澡政府行政院长孙科偕陈氏夫人及儿女回翠亨村参加母亲卢慕贞80大寿庆典时,在中山故居水井边的合照。这些黑白泛棕的旧影,为屋内的空间烘衬了一丝入世的感怀情调。

    卢慕贞与孙中山的婚事,都是父母作主、媒妁之言的中国传统方式撮合的。当时孙母杨太夫人有一位姊妹与外()乡,后由这位奶奶为卢、孙作伐,玉成他们的婚事;而卢慕贞之父卢耀显与孙中山这兄孙眉又都是檀香山华侨,所以,孙眉就从檀岛“寄来巨款,助孙中山求学并要孙中山马上成家”。1885年5月26日,19岁的孙中山与18岁的卢慕贞在翠亨村正式结为伉俪。卢慕贞过门的头十年,生活尚美满,夫妻“均有豪爽好客的天性”。婚后育有一子二女,男为孙科,长女孙娫,均在家乡出生。在这段日子,她经常跟随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的孙中山,悬壶于澳门、香港、广州、石岐之间。卢慕贞自小勤快,素以孝敬贤淑而闻名,尤擅女红,孙中山青年时的少衣服、鞋履,均出自她手。她对孙中山的父母,亦非常孝顺,侍奉备致。而且好善乐施,积极资助乡村办不和救济家乡的穷亲,其校命名为“慕贞小学”,均得到孙中山的赞许。

    1895年底,孙中山发动的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流亡国外。卢慕贞闻讯,即携带婆母杨太夫人、嫂谭氏及子女一起投奔在檀香山的大伯孙眉,并与孙中山相会。翌年,二女孙婉出生。在夏威夷居住了十年,至1907年,孙眉因破产迁徒香港九龙牛池湾,卢慕贞和孙母杨太夫人及两女也随往,只留孙科在檀岛读书和工作。时孙中山已辗转到欧洲、日本和南洋组织反清活动。1911年3月29日,黄花岗起义失败,卢慕贞则去南洋找到孙中山,跟随他赴美为革命筹款。直至辛亥革命胜利,孙中山返南京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4月辞职,始将卢慕贞和子女接广州相聚。8月间,孙中山带着卢慕贞往北京与袁世凯晤面后,转上海任全国铁路督办职务。 这次,他夫妇俩在一起生活不到一年半。1913年7月,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被迫再次逃亡日本,卢慕贞只好取道澳门,再度投靠在澳门定居的孙眉。

    卢幕贞为支持孙中山革命,几乎承担了教养子女和侍候公婆之责,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险和困难,使孙中山得以安心革命,而无后顾之忧。这是一位淡薄名利,对政治毫无兴趣的女性,她自感“德才绵薄”,对长期不能协助丈夫而负疚。她曾劝孙中山纳妾,可孙中山极力反对这种腐败的风俗,于是她只好提出离婚。1915年,孙中山在日本结识了才貌双全的宋庆龄,卢慕贞立即赴东瀛与孙中山商量双方离婚事项。孙中山同她办理了离婚手续,但她仍表示可与宋庆龄作“姐妹之称”,并有合照留影。离婚以后,孙中山对卢慕贞的生活一直比较关心,常有书信来往,寄款及探望,而卢慕贞仍对孙中山一往情深。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时,她著文称颂孙中册“与魔鬼奋斗四十余年”的革命精神和伟大人格,深表怀念之情。

    卢慕贞与孙中山离婚后,大部分时间居住澳门。当时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出资在澳门荷兰园建了一套别墅送给卢慕贞颐养晚年(现为孙中山纪念馆)。因此,不时有国民党要人途经港澳时,到卢慕贞处作客。在抗战时期,卢慕贞和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一起,利用这个地方,配合共产党领导的珠江纵队在澳门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1947年农历六月二十九日,国民党为卢慕贞的80寿辰,在中山翠亨村举行了为期十天的庆典活动,澳督也专办酒会祝贺,盛况空前。

    1952年9月7日,卢慕贞在澳门逝世,终年85岁,澳门浸信会为她办理了隆重的葬礼,原葬澳门西洋坟场。1973年,由其家族委托陈中岳,将坟地迁葬至()仔北坡的“孝思永远墓园”,并撰写了墓记。

    珠海市档案信息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