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不被偶合,不被小概率
——唯一爱女被疫苗偶合死亡,母亲提醒家长保护好孩子
麻疹疫苗孩子都按规定接种过,为啥还要加强?难道以前疫苗有问题?还是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孩子发生副反应后第一时间就会听到专家说因为孩子自身某种原因而导致死亡或者发病,总之一句:“偶合”,真的不知疫苗副反应的数据从何处统计而来?小概率从何说起?
地震死、泥石流死、龙卷风死、发洪水死、溺水死、车祸死……这些无论是天灾死还是人祸死,都有一个明明白白死的名称,可是那些接种疫苗而死亡的只能是偶合死?疫苗受害者在艰难的维权,可伶的孩子何时不被偶合?
提醒家长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更好的保护好孩子,注意如下现象:
1、当他们大力辟谣的,我们坚决是不接种——这是接种疫苗第一定律。
2、传染病疫情发生严重,已有众多人员被传染和死亡,有关疫苗坚决不打——这是接种疫苗的第二定律!
3、要求家长知情、自愿、免费、签字的疫苗坚决不打——这是接种疫苗第三定律(因为出了问题职能部门人员会说我们是本着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我们是免费的,好推卸责任,同时有关人员在出事后还会告诉你:不敢接种就不要接种,我们是本着自愿的原则,而且你家长是签了字同意的。)
4、大力宣传疫苗的制造流程,宣扬疫苗的质量如何保证坚决不打——这是接种疫苗的第四定律。
每一条新闻出来,下面肯定有问题出现,疫苗质量保证的背后正是权钱交易的开始,就拿这次麻疹疫苗接种来说,从疾控官员的讲话中我发现有以下几点重大可疑之处:
1、卫生部反复强调此次接种完全是中国自己的事情,为何又有所谓"国内外专家多次论证"之说?
2、关于疫苗来源已经有许多说法,怎么又强调完全国产化。究竟哪个是真的?
3、究竟是"强化麻疹疫苗"还是"强制麻疹疫苗"?因为卫生部已经再三强调此次接种的疫苗与过去接种的(常规疫苗)毫无差异,那么为何非要给包括所有已经接种过常规疫苗的孩子再次接种?这不是强制又是什么?
4、为何北京等五个地方的覆盖面为何远高于其他大多数地区?为何又强调各地可以根据情况"扩大"覆盖面?很显然,这是放手让各地卫生部门自己掌握谈判的砝码,力争达到覆盖面最大化,也就是利益最大化。北京等地经济情况好,自然要强行扩大覆盖面,让当地卫生部门赚钱。免疫工作何时成了可以讨价还价的商业活动?
顺便强调一句,北京等大都市的卫生条件要比其他地方好得多,管理得也严得多,疫苗接种率自然也高得多。为何反而要求北京等地的覆盖面最大化?这不正好从侧面证明了此次强行接种疫苗的商业性吗?
5、既然卫生部有了"95%覆盖面"之规定,到了下面地方政府肯定会以100%的"精神"来要求各学校幼儿园,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强推吗?
6、疾控局官员说要家长仔细阅读"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通知单",但是我们看到的都是《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同意书》。究竟是卫生部官员撒谎还是地方卫生部门假传"圣旨"?必须指出,假如地方卫生部门制作假《通知书》就已经触犯了法律。
7、此次疾控局官员透露了中央政府拨款1.57亿用于采购疫苗和注射器,那么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是多少?为何避而不谈?因为中央拨款背后的地方配套数字才是各利益集团想赚的钱。
8、既然在保证常规接种疫苗的情况下中国麻疹报告病例逐年下降,为何还要进行此次强行接种?这种自相矛盾的"强化"的依据究竟是什么?
总而言之,疫苗产业在中国早已是个巨大的黑洞,由于其公益性很容易欺骗大众,处于利益链之中的各利益集团(生产、销售、采购、接种)每年都要搞出一两个新花样来赚纳税人的钱。去年卫生部门强推"甲流疫苗"遭到抵制,估计让有关利益集团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今年竟然想出了靠卫生部门发红透文件强行销售"强化麻疹疫苗"的馊主意。这些人脑子真是进水了,也不想想都什么年代了,搞腐败也应该讲点技巧。
最后要说的是,保护好孩子,希望悲剧不要再次发生!
唯一爱女被疫苗偶合死亡的母亲:尤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