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04068
本馆由[ nanch81 ]创建于2010年03月22日

铁骨铮铮扬军魂

发布时间:2011-07-19 11:55:11      发布人: nanch81

  2011-05-26 05:01   来源: 大江网-信息日报

  本报吉安讯 记者彭晓华摄影报道:84年前,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了永新县的三湾村,随后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80多年后,三湾精神成为武警永新县中队的“传家宝”,也是官兵们心中永远的主旋律。武警永新县中队自组建以来,始终坚持用“三湾精神”对干部战士进行全面熏陶,该中队连续61年来无刑事案件、无执勤事故、无严重违纪,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三等功7次,7次被武警江西省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2次被武警江西省总队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中队党支部连续10年被武警江西省总队表彰为“先进党支部”。

  抗洪救灾

  “三湾精神”代代传承

  三湾村是永新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这个小山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从此奠定了新型的人民军队。80多年的风霜雪雨,武警永新县中队聆听着“铁心跟党走”的铮铮誓言,高扬军魂,热血丹心铸就“党指挥枪”掷地有声的承诺。以理想信念的坚强基石,谱写一曲忠诚赞歌。

  战士刘宁入伍前是上海同济大学的高材生,会三门外语。来到武警永新县中队后,他阅读了大量“三湾改编”的历史书籍,并为三湾改编纪念馆翻译了10多万字的外文资料,成为三湾改编纪念馆特聘的首位义务外语解说员。

  刘宁的讲解,让外国友人啧啧称赞:“用外语讲解党史的中国士兵,还是第一次见到。”在永新县中队,每个战士都很熟悉“三湾改编”史,每个人会讲三湾故事、唱三湾红色歌谣。历届中队党支部,都将优良传统渗入官兵的血液,“红色基因”成为引领官兵人生航向的“灯塔”。

  港商千金难请一卒

  “将支部建在连上。”武警永新县中队始终把党支部战斗堡垒打造成一道铜墙铁壁。港商钱先生自小就信奉“有钱办成一切”,人称“钱万能”。2010年9月,钱先生为了自己公司开业时装点门面,他前来邀请该中队8个战士在主席台两旁站上10分钟,每人劳务费2000元,10分钟就是16000元,那是中队一年的农副业收入。中队长告诉对方:“这事我说了不算。”钱某感觉不解:“你一队之长,你说了不算,谁说了算?”大队长告诉他:“是党支部说了算。”

  随后,中队党支部经研究,一致认为党的部队不是私人老板的保镖;只有听党的指挥,绝不听钱指挥。得知此消息后,钱某感慨道:“谁说有钱办成一切?但永新中队千金难请一兵一卒。”

  指导员家的兵保姆

  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是“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之一。永新县中队党支部始终注重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努力营造纯洁和谐的内部关系。

  去年抗洪抢险期间,中队长秦冰奎祸不单行,父亲因癌症晚期住进了医院,母亲又不慎摔跤导致半身不遂。中队长急得如火攻心。正在山东老家休假的士官党员卜庆冀得知消息后,提前结束休假辗转赶到山东临沂秦冰奎家里,洗衣、买菜、做饭、照顾病人,小卜在秦冰奎家中做了一个星期的兼职“保姆”,解了秦冰奎的燃眉之急。

  ☆背后故事☆

  网虫战士蜕变记

  中队战士刘平入伍前是一名“网虫”,多次离家出走与网友见面。父母无法管教,万般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到了部队锻炼。下中队刚一个月,先后两次借故看病钻进地方网吧打游戏,一上机便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有一次,中队指导员亲自将他从网吧里“逮”回中队。指导员并没有劈头盖脸地批评指责他,而是对他进行正确引导,并在中队开办电脑培训班时,请他当小教员。一年时间里,在他的指导下,中队所有战士都学会了电脑基本操作,小刘也因此成为电脑“名师”,并光荣地入了党。

  三湾精神是财富

  战士黄碧松,当初从深圳入伍来到永新。退伍两年,凭借自己在部队锻炼的优异素质,如今已当上了深圳一家特保公司的副总经理。他每个星期都要给指导员打电话,畅谈中队严格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带给他宝贵的财富。深受教育的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了领导500多名特保队员的经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