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盟会员 中国敢死团长
发布时间:2009-12-17 10:23:28
发布人:
天堂天使
1910年骝公17岁,其时国势艰危,外侮频仍,因不满於清朝暴政,乃参加辛亥革命,救国拯民,为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会员。3月见报载汪精卫谋刺摄政王消息,大受感动。乃于6月赴南京,欲谋刺两江总督张人骏。1911年3月听了同盟会领袖宋教仁、于右任等人的讲演,深受感染,乃与同学邵骥、《民主报》主编广告部主任徐霁生等发起组织中国敢死团,在《民主报》登载启示,应徵者达千人。20日敢死团在上海湖北路日华照相馆内召开成立大会,推骝公为团长,时年仅18岁。该团公开的宗旨是“联络敢死同志为国家後盾,战事起後,立即召集训练行军法则,备赴战地”,实则抵御外侮、共抗强权,是反清革命组织。参加者有学生、军警和官员500余人。每周集会一次。4月同盟会领袖黄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骝公闻讯大为鼓舞。10月10日晚7时许,湖北新军中文学社、共进会发动武昌首义,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11月1日同盟会中部总会负责人陈英士、宋教仁、周柏年和光复会上海支部李燮和与洪门领袖刘福标及上海商团李平书和中国敢死团朱家驊,在上海甯海东路云南南路万安茶楼联席会会筹画攻打江南制造局的武装起义,推李英石为军事行动指挥官,推骝公为驻汉代表。骝公乃偕同学黄伯樵率沪、甯学生及留日学生20余人,以兄祥生交托的交通银行利息为川资,跟革命军总司令黄兴一起乘船在28日到达汉口,和周宗琦等4名学子向鄂军都督府创办人居正要求参加革命军,被红十字会派至汉口战地及德国人组织之重伤兵医院服务三个月。11月3日10时陈英士率领上海起义,敢死团则会同上海商团、义军攻打制造局,前赴後继,英勇杀敌。4日上海光复,淞沪既定,陈英士令蒋介石选敢死团驰赴浙江,5日杭州光复,长江以南各省相继起义,江南大势遂定。敢死团在陈英士、张静江和戴季陶等革命党人的帮助下,迅速发展到全国各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医院工作,骝公於月底返沪回校。2月12日封建帝制清王朝诏书下野,对推翻清朝建立民国不无贡献。在通义银行识张继、吴稚晖、李石曾等革命党人。3月5日由周柏年、褚民谊介绍转入国民党。4月德国Berrens Bernhard伯恩哈德•贝伦子博士来沪,在同济德文医学堂基础上加办工学堂—德国机械学校,在法华(今复兴中)路南,6月12日开学,招收机电科首届学生只有骝公、黄伯樵、舒震东等6名。同年,同济德文医、工两学堂合为同济医工学堂,德国机械学校即为工科。1913年骝公毕业,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毕业考试,是同济的首届工科毕业生。张静江为了准备孙中山北伐讨袁,想组织一支“青年军”;骝公则替张奔波,收拢了青年学生及年轻军官计100余人。下半年,民国中央政府派遣稽勋留学生,“酬勋”为追随孙中山打天下的革命党人、辛亥革命有功人士,批准的稽勋留学生有戴季陶、汪精卫、朱家驊、张群等66人,但由於无经费而未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