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我们永远爱你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02997984
本馆由[ keke ]创建于2012年11月14日

人群中的南岳(杨光著)

发布时间:2013-01-21 20:57:51      发布人: keke

 游雁城,已经是一个月以前的事情了。一直想写些什么,却始终无从落笔。南岳衡山,中华五岳之一。自古奇山秀水便与锦文妙笔交相辉映,仅凭二十几载的阅历,我实在不敢借景抒怀。此刻斜阳照来,江风冷,水流长,且上我在波光中静静的凝视初始南岳的记忆。

    与其他游者不同,我是带着李白的神往踏上衡山之旅的: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寥寥二十八字早已醉得我一塌糊涂。

    十月的衡山空气很好,吸一口便觉得神清气爽。早早的起来,背上简单的零食,在南岳牌坊处挤上免费的旅游车,直奔景区门口。记忆中我是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推上山的。到达景区售票处时,窗口前早已布下了四条长龙。等待在此刻是幸福的,也是酸楚的。我无法想象千百年前涉足南岳的诗人与学者是否经历过一样的场景。若依太白的性格,恐怕此时栏杆早已打烂,亦或驾白鹿悠然而过。

    五岳独秀的南岳是从来不缺少景色的。请君试看,那香炉峰下的穿岩石林,自唐宋以来多少文人墨客登临有怀,挥诗于此。笔笔雄浑有力,诗趣与石趣浑然天成;泉水叮咚,飞瀑四溅,麻姑仙境胜似人间瑶池,仿佛苍松翠柏间麻姑仙子翩翩而来;祝融峰上,遥望湘江逶迤,帆转浪涌。举目云海翻腾,群峰罗列,飘飘渺渺,直指南天……

    可是在这气势恢弘的景色之外,我总感觉缺少些什么。亦或是那渴望已久的安静。

    这敲开了我的又一段记忆。我曾有幸在一个小雨的傍晚摸上岳麓山,只为那阅尽人间秋色的爱晚亭。依稀记得,清风峡口,古木参天。那时虽未及秋,却也有山经晚红舒的景象了。已是小雨的黄昏,亭前依旧人潮涌动。嘈杂的交谈声和不停的闪光灯让我无心回味往日书中关于爱晚亭的有趣故事。古寺飞钟,林下停车;南浦雁回,西峦光霁。在美景面前,我总感觉人是多余的。这样的说法,不知道是不是太过于叔本华了。那天从岳麓山下来,我曾暗想,一定要在某个深秋的夜半再次爬上爱晚亭,借着清冷的月光,再次瞧瞧这亭,只要静静的对视,一起分享生命中难得的安静。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想我定会左右盘桓,远观近看,不舍离去。

     此刻想想竟也有缘。同是南岳,峰起峰尾处给了我同一种思考:被人群包围的景色还算不算景色,被格式化的安静还是不是安静?不管你是否在意,我不无担心人的意志会湮没大自然的磅礴。这种可笑的担忧在每次游历中都紧紧围绕着我,促使我用心去品读每一处风景,大到山川亭阁,小至飞花落叶,固执的努力开启灵魂与大自然的尊重与相惜,并虔诚的希望这样的尊重可以超越宗教、文化,成为每个人心中单纯而坚定的信仰。

    自然与人,千古不息的喧嚣着。古今又有几人真正走进过风景。作家徐剑说过,朝圣的人永远在路上。我颇喜欢这一句。行至水穷,坐看云起,在短暂的生命力寻找永恒的宁静。

    衡山之于我,记忆远比相片多。巍巍南岳,雄踞南天,七十二峰绵延八百里。春寻芳花、夏观云海、秋眺日出、冬赏雪景……此时归来,我有的不再是“哀怀抱绝景,更觉落笔难”的无奈,只是无法抹去人群中南岳的悲哀。

                                           201010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