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如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02191
本馆由[ 老兵 ]创建于2010年01月06日

爸爸的讲稿

发布时间:2011-06-09 11:21:54      发布人: 老兵

        爸爸是老红军,又是老领导,所以经常给部队,学校,工厂作报告,现将爸爸的讲稿之一摘录如下;冀中的地道战。          42年到44年,日寇冀中平原进行了大扫荡。十里一碉,八里一堡。还修筑了封锁沟,封锁墙。想把人民武装搞垮。建立所谓”碉堡战领区“,日寇怕游击队破坏,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琐,在铁道和大道两旁挖很深的壕沟,并利用碉堡占领封锁沟,封锁墙。敌人的手段真是毒辣透顶,但是英勇的人民并没低下头来,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创造新的斗争方式。这种新的都斗争方式就是地道战,用地道战向敌人进行反扫荡,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 地道战是在辽阔的平原下挖了不计其数地道,有横的,有竖的,有直的,有弯的,各种各样,这家跟那家相通,这村跟那村相通。敌人来了就坚比臂清野到地道里去,让敌扑空敌人走了,又重地道里出来,照样耕种收获。有时找到敌人的弱点就打击敌人,靠着地道坚持敌后游击战。        挖地道是一种大工程,每个村子都要动员很大的劳力来参加,还得密密地挖,不让敌知道,所以总是下午挖,一直挖到深夜。     地道战的样式很多,大约有100多种,就拿任丘地道来说,村里的就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就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离地面7,8尺地道顶3,4尺厚,这样不影响种庄稼。里面大约有3尺多高,个大的也可走;有3尺多宽,两人对面可通过,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周围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栓牲口,有的放东西,有的当厕所。一个洞一般能容百十人,大的能容200人。洞里经常准备水,干粮,被子,灯火,里面住三五天不成问题。         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能透下光线,气孔的出口是在隐避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敌很难发现。有的老太太连纺车也搬进来在洞里纺线。          地道的出口也挖的很隐避,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挖一个陷井,坑里插上刀子,或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盖着,再铺上草,敌一踏上就送命,在村子里的洞口特别隐避,有的在锅灶底下,有的在床铺下面,有的在夹墙里,有庙的地方在泥菩萨的坐位下,总之是很隐避的。地道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在里面警戒,地道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万一敌进来,也分不清哪是死道哪是活道。进了死道不但没有路出去,还有地雷等着,如果进了活道也过不了关,原来地道里面并不都是4尺宽的,隔一段就有一个’子口‘小的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子口里只要一个人拿木棒就能守住。这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方。        (未完待叙)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