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之最:解放军最早的渡海作战-长山岛战役
长山列岛,又称庙岛群岛(即山东省长岛县),地处海上交通要道,系华北咽喉,京津屏障,古今皆为海疆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1939年,长山岛为日军占据。日军投降后,八路军于1945年9月收复该岛,后于1947年9月撤出。1947年10月,国民党整编第八军进占长山岛,后由国民党海军接防。
1949年夏季,胶东大陆全部解放,盘踞长山岛的残敌凭借海洋天堑和海军优势继续顽抗,企图把长山岛作为国民党将来东山再起的反革命基地。为了拔掉山东境内最后一个国民党军队的据点,解除其对海上通道的封锁,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决定打响长山岛战役,解放长山列岛。战役由华东野战军第24军第72师、华东军区警备第4旅、警备第5旅、榴弹炮团和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部队参加,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许世友指挥。
7月中上旬,长山岛战役前方指挥部进行了全面的敌情侦查,绘制了敌军工事及长山岛滩情图,并发布了《长山列岛敌情通报》、《长山岛蒋军政治情况》通报。月底,确定了各岛的登陆地点,并拟定了“实行强攻,以炮火掩护,逐岛攻击,稳步推进,逐岛占领”的作战方案。
8月11日晚19时30分,战役正式发起,各攻岛部队分别从蓬莱刘家旺、栾家口、解宋营登船起渡,向南长山岛、大小黑山岛、大小竹山岛同时进攻。12日1时30分,警备第四旅首先于大黑山岛登陆,占领383高地。敌人发觉后,3只敌舰炮击登陆部队。火力队立即以猛烈的炮火还击敌舰,掩护部队登陆。山炮连仅用30分钟便占领阵地,双方激战至拂晓,敌舰中弹逃遁。至6时半,全歼大黑山岛守敌。
在南长山岛方面,第七十二师先头部队在榴炮群猛烈炮火的掩护下,迅速从岛的南端登陆,突破敌滩头阵地后,攻占了山前村,迫使残敌退至峰山。经过激战,5时10分,第二一四团占领寺后,残敌向鹊嘴方向溃逃。第二一四团乘胜追击,直取鹊嘴西山,占领国民党军巡访处。此时,峰山之敌亦被后续部队全歼。第二一四团第一营从左侧的叶家滩登陆,突破敌阵地后相继占领大抹沟、荻沟等地,与先前登陆的第二营合围鹊嘴据点之敌,将敌人全歼。至7时15分,南长山岛南部的敌人已被肃清。
第二一五团从南长山岛右侧的老头礁东南和孙家滩登陆后,占领赵王村、孙家村、王沟等地,歼敌一部。接着分路向北攻击,第一营连续攻占南城、黑石嘴两地;第二营攻取连城,捣毁敌陆战第二团团部,将泅海北逃的残敌大部击毙于海中。9时,南长山岛战斗全部结束。
14时,第二一五团渡海占领北长山岛。23时,警备第四旅占领庙岛,残敌逃往砣矶岛,时因逆风,解放军进攻暂停。19日,砣矶岛等地的敌人逃窜。20日,解放军进驻北部5岛。至此,长山岛全境解放。此次战役,共毙敌200余名,俘敌1305名,缴获炮15门、机枪72挺、长短枪1095支、弹药28万发、舰船10只、汽车4辆、粮食38万斤。
长山岛战役中,解放军使用民船渡海作战,所以支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7月,北海地委成立了北海支前指挥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成立了支前办事处。胶东区党委和行署进行了全民动员,具体部署,从沿海各县调集大量水手和船只,保证作战需要。还准备了许多小车、担架、挑子、粮草及副食蔬菜等其他物资。在攻岛作战中,1600多名船工和127名岛上向导直接参加战斗,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广大船工按照战斗部署,在黑夜和逆流中,及时安全地把数千名解放军指战员送到登陆地点、岛上向导正确地引导部队奔赴各个战略要点,圆满完成了任务。战斗结束后,部队和省政府对参战民工和干部进行了表彰,81%的支前人员受到了奖励。
长山岛战役,采取军民结合,步炮协同,帆船夜袭的战法,打破了敌人海、陆联合的优势,取得速战速决的胜利。战役规模虽然不大,但它是人民解放军在没有海军支援的情况下,第一次渡海作战的成功战例,为以后解放南疆诸岛的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胶东区乃至整个山东全境的彻底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