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治平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0194477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8月13日

沈治平:惊人发现

发布时间:2010-08-13 15:59:1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沈治平是新中国第一批专门从事营养学研究的海外学成归国人员。他常常要求自己和身边的研究人员,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想祖国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可以不唯上,可以不唯书,这样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60年,中国的营养学框架还没有搭建,一些关于食物营养源的理论都来自书本上。沈治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他治学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来主张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当时,国外有一种学说认为,维生素B12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沈治平决心向这一学说挑战。为了寻找新的维生素B12的营养来源,他把视角放在了中国的传统食品上,一个一个加以研究、分析。此时,他已来到营养卫生研究所10年了。在中国营养学界小有名气。

    沈治平说:“中国的营养学事业要发展,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我看问题的关键是尽快寻找新的食物营养源。我们有这么多传统食品,只要我们沿着这个思路坚持不懈地开展研究,就一定能找到B12新的营养源。” 早在回国之前,沈治平就已经把中国的传统食品加以深入的研究和归类,并且把研究成果一并带回了国内。他跑学校,进工厂,下农村,终于有一天,在研究整理我国豆制发酵食品的营养成分时获得重要发现。他发现此类食品都不同程度地含有维生素B12的活性,结果通过实验,合成了维生素B12。他得出结论:植物性食品通过发酵同样能产生维生素B12。这一研究成果当即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此举为我国膳食中维生素B12的来源开辟了新的途径。随即,沈治平马不停蹄地着手创建了一整套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维生素B12的测定方法。这一研究课题,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有重大创新,而且也解决了不少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经过完成几个创造性的课题之后,建立我国食物营养学体系的初步思路在沈治平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