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学学科开创者黄枬森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00259454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28日

黄枬森的成就

发布时间:2013-01-28 09:17:11      发布人: 一米阳光

  在北京大学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主讲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等课程,晚年致力于把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同时致力于人学学科的创建工作以及文化理论的研究工作。指导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20多名。主要成就: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面

  黄枬森为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他主持的《〈哲学笔记〉注释》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先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八卷本,并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主编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八卷本、一卷本曾获得多种奖项。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面

  黄枬森提出了科学系统的哲学观。他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对象是客观世界;第二个对象是人类社会;第三个对象是意识。相应地,哲学的第一层次是世界观;第二层次是历史观,从中又分出人学;第三层次是意识论,或叫精神论,它又分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由世界观、历史观、人学、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六层次组成。

  3.人学方面

  20世纪80年代初,黄枬森开始研究人学,组织发起了全国“马克思与人”学术研讨会,组织编写了《人学词典》。1991年组建了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此后又成立了“中国人学研究会”,主编了《西方人权学说》。在黄枬森等的积极推动下,中国人学学会于2002年1月4日成立,马克思主义人学学科得以形成。

  4.文化方面

  黄枬森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化观,其主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沿着两条基本线索展开:一是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三者辩证关系;二是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中、西、马”三者之间的关系。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