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明史钞略》简介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明史钞略》简介民国32开初版宣纸影印吕无党抄本《明史钞略》全3册(参见插图),潘景郑先生持赠本,吕无党抄本《明史抄略》曾被收入《四部丛刊》。《明史钞略》主要依据朱国祯的《明史概》遗稿,也参考了茅瑞徵的《五芝纪事》,并增补了天启、崇祯朝遗事。其肯定了《明史辑略》残本得以保存,石门吕氏及潘博山等功不可没。评价了《明史辑略》的史学价值,对史称“庄廷鑨明史案”,亦是清初...

怀念

老弟,你离开我们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我们永远怀念你!

《学人墨迹》系列丛书之《潘景郑》简介

《学人墨迹》系列丛书之《潘景郑》简介2022年8月9日,《学人墨迹》系列丛书之《端木蕻良》《潘景郑》《钟敬文》新书发布会举行。至此,《学人墨迹》系列丛书第一辑6本书全部出版,第二辑的出版也正式宣告启动。“学人墨迹丛书”旨在发掘近世以来学人的书法、手稿,整理出版未刊稿,在保存前辈学人书法手迹的同时,将其学术发明化身千万,供读者欣赏,供学者研究。潘景郑先生是版本学家、金石学家,出身苏州文化世家,富收藏...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居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居潘景郑先生生前旧居上海市静安区西康路181弄1号(见插图)已经作为国家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6805200000251),由静安区于2017年予以公布。详见“潘景郑旧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6ffb94c0102y6vx.html)人物简介:潘景郑(1907-2003),原名承弼,号寄漚,字良甫,江苏吴县(现苏州...

潘景郑致陈鸿舜信札赏鉴

潘景郑致陈鸿舜信札赏鉴潘景郑 致陈鸿舜信札(见插图),旧写本,一通一页,尺寸28.1×17.8cm。提要:信中提及重要戏曲文献《瑞鹤山房抄本戏曲四十六种》,此文献是晚清昆曲名伶杜步云所抄,包括昆曲曲本四十五种,戏曲理论著作一种。对戏曲演出者、研究者具有极高价值,版本珍贵,曾为苏州著名藏书家潘景郑所得,后入藏北京大学。此信札即为潘景郑与北京大学教授陈鸿舜商谈《瑞鹤山房抄本戏曲四十六种》归公事宜。 ...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盉宀楼钞《盉宀丛刊书目》赏析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盉宀楼钞《盉宀丛刊书目》赏析潘景郑盉宀楼钞《盉宀丛刊书目》(见插图),红格笺纸 捻装,一册,尺寸29.5×21.5cm。提要:此编为潘景郑书目,共四十三叶,收录有各类古籍书目一千二百余条,版心下题“盉宀丛刊”,为潘先生之号也。是书用纸,当为潘氏自用,书中有少量朱笔批改,是书目未按经史子集分类,应为潘景郑所编书目之初稿。潘景郑,原名承弼,字良甫,号景郑,一号寄沤,别号盉...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题签 陈巨来自钤《安持印集》赏介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题签 陈巨来自钤《安持印集》赏介潘景郑题签陈巨来自钤《安持印集》(见插图),原钤本一册,尺寸10.2×7.7cm。题签:安持印集,巨来属,景郑署。钤印:潘。著录《独秀︱陈巨来的艺术世界》,西泠印社出版社(即将出版)。此册为陈巨来集自作印而成者,正反两面均钤印面,间有印拓,多为陈氏为赵叔孺、吴湖帆、张大千等名家所作印及自用印,钤拓质量精良。谱首有赵叔孺为陈氏题词印拓,签...

潘景郑 致毛光义信札三通赏介

潘景郑 致毛光义信札三通赏介1986年作潘景郑 致毛光义信札三通(见插图),信笺 三通三页(带信封一枚),尺寸28×18cm;27×9.5cm×2。潘景郑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光义为上海交大校长、国学大师唐文治学生,唐文治晚号茹经,故潘景郑在两首词中皆言及茹经,言下之意为名师出高徒,委婉地称颂对方。另,茹经堂(唐文治先生纪念馆)于当年被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此三信或与此事有关。参见“雅昌艺...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魏三体石经残石》拓片简介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魏三体石经残石》拓片简介魏三体石经残石拓片(见插图),4张,纸本,民国间拓本,尺寸不一。潘景郑先生旧藏,钤印:潘氏景郑藏石文印。《三体石经》又名《正始石经》,立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以大篆、小篆、隶书三体书写。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清光绪、民国间残石陆续出土,民国十三年后,故宫博物院马衡院长即赶...

潘景郑致翁宗庆信札赏介

潘景郑致翁宗庆信札赏介潘景郑 致翁宗庆信札(共7封,见插图)。明清以来,苏州经济和文化空前繁盛,出现了许多巨家大族,世代簪缨,书香绵延。其中吴县潘氏,可称其中之代表。清代以来,潘氏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潘世恩状元及第,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历仕干嘉道咸四朝,此后数世科甲不绝,人文蔚盛。至潘世恩孙潘祖荫,探花及第,官至礼部、兵部尚书,且以藏书及金石着称,其滂喜斋善本古籍与三代秦汉重器收藏之...

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 致文禄堂手札九通赏析

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致文禄堂手札九通赏析北师大图书馆藏有《文禄堂藏各家手札》稿本十一册,中有潘景郑致文禄堂手札九通,内容主要是潘景郑为自己和朋友选购书籍。手札中潘景郑对图的甄选、论价及对品相的要求,显示了丰富的版本目录学知识。九通手札订在一册中,书衣有王文进墨笔题“文禄堂藏各家书札,甲戌三月搢青题”字样, 推测写于 1933 年前后。王文进曾将这批手札按时间顺序整理装订。为此作为《收藏家...

潘景郑致张文光信札赏介

潘景郑致张文光信札赏介潘景郑 致张文光信札(见插图),近代手稿本,1通2页,尺寸为18×28cm。钤印:景郑之印(朱文)。信中涉及早年邮人邮事。人物简介:1. 潘景郑(1907-2003),著名藏书家,版本鉴定家。“宝山楼”藏书的拥有者之一。著有《说文古本再考》《日知录补校》《词律校导》《词选笺注》《图书金石题跋》等。 2.张文光(1914-),广东江门人,著名集邮家,中华全国集邮联名誉会士。1...

潘景郑题滂喜斋藏明拓重修晋祠廟记 墨迹欣赏

潘景郑题滂喜斋藏明拓重修晋祠廟记墨迹欣赏潘景郑潘景郑题滂喜斋[注1]藏明拓重修晋祠廟记(见插图)。释文:違冀寜西南四十里,而近距太原废城五里而遥曰晋祠。题款:撫吾家滂喜斋藏明拓重修晋祠廟记 丁卯夏寄沤潘景郑[注2]書 时年八十有一钤印:著砚楼 潘景郑印 原名承弼 宰相玄孙少宰曾孙翰林之孙注:1.滂喜斋为潘祖荫故居书斋。潘祖荫(1830~1890)清代官员、书法家、藏书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部分名人信札文稿赏介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部分名人信札文稿赏介潘景郑原存藏部分名人信札及文稿一批(见插图),信笺五通五页(带信封一枚),尺寸不一。内含: 1.潘景郑致林之满信札五通五页(带信封一枚),其中四通毛笔,一通钢笔。 2.郭沫若、齐燕铭、吴承仕、朱希祖、钱玄同致潘景郑信札抄稿及潘景郑跋抄稿十九页,另郑振铎、郭沫若致潘景郑信札复印稿二页。信札五通为林之满上款,上有潘景郑批注。附郭沫若、齐燕铭、吴...

潘景郑致宗庆信札赏鉴

潘景郑致宗庆信札赏鉴潘景郑致宗庆信札(见插图),纸本,近代,1通2页,尺寸29.4×16.7cm。释文:宗庆吾兄左右:昨奉惠教敬悉,并承兄关爱,惟有心感。所述小儿婚事,渠本人绝不愿涉及此举。现在小儿尚无确定工作,更何能以家室为事,将来有累人家闺秀。况弟衰年无几,更不能潦草为之,不了了事。弟儿辈虽多,皆只能自顾生计,且在外埠者居多,亦无从为弟辈照顾。盛意至谢,乞勿重谈此事。另今年的落实政策主要回我旧...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浣青诗草》四卷简介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浣青诗草》四卷简介《浣青诗草》四卷(见插图),尺寸24×16cm,清·昆陵女史钱梦钿撰,清乾隆间精写刻本,白纸,线装,一册。钱梦钿,钱维乔侄女。是书稀见,未见著录,拍场未见,《清人别集总目》著录有四卷本,八卷本之分,四卷本国内仅两家公藏。本品卷前,光绪二十四年汪虞阳题识。潘景郑旧藏。钤印:景郑藏本。 参见“雅昌艺术网”( https://auction.artr...

破阵子·得八儿[注1]来函

破阵子·得八儿[注1]来函 雁字传来眉舞,经句转石心轻。而今摇不雲路近,好景芬辰入眼明,扶摇振逺程。 寂寞休嫌荒曲,应知聚散飘萍。料得团乐终有日,歸期栦盤作後盟,苦愁还未应。——摘自《寄漚词》[注2]丙申(一九五六)注:1. 词中“八儿”即寄漚之子潘家斯,平生积乐行善,随和自然,少时孤独飘零,曾就读唐山铁道学院攻读土木工程专业,就职于铁路工程单位,毕生致力铁路工程建设,敬业成果丰硕,晚年明则净身,...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砚拓片欣赏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砚拓片欣赏潘景郑先生藏砚拓片(见插图),旧拓本,6张,纸本,散页。钤印:景郑藏砚,潘景郑(1907-2003,),潘景郑(1907-2003),原名承弼,号寄漚,字良甫,江苏吴县(现苏州)人,近现代著名收藏家、藏书家、版本鉴定家、版本目录学家,殢柳词人,“宝山楼”藏书的拥有者之一,自有“著砚楼”收藏雅号。参见“雅昌艺术网”( https://auction.art...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撰文 之太仓墨妙亭赏介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撰文之太仓墨妙亭赏介江苏太仓墨妙亭原在太仓城北二里淮云寺内,建于元延祐五年(1318年),载入县志,《辞海》也有介绍,可见其影响之大。可惜年代久远,早已湮没无存。太仓境内有各种各样的亭子,从型式上说,有四角亭、六角亭、半亭等,从材质上说,有竹亭、木亭、石亭等,可谓林林总总,洋洋洒洒。但自古以来,似乎没有哪一座亭子可与墨妙亭相媲美。墨妙亭赵书《送李愿归盘谷序》和《归去来...

潘景郑与卢为峰交往之点滴

潘景郑与卢为峰交往之点滴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先生,苏州人,一口吴侬软语,极和蔼谦逊,写信都用毛笔。他是章太炎的弟子,擅长填词,刻有一枚闲章“吴中我亦擅词手”。卢为峰藏有不少他写的信札。他们经常书信来往,诗词唱和。因为写信要用毛笔,如果字写得不好,会让老先生笑话的,于是,卢为峰开始有目的地大量临帖,写毛笔字,一段时间后,他的毛笔字大有长进。如今,卢为峰的毛笔字可圈可点,他的书法作品在街头巷尾时不时可以...
  共1347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