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朴正熙-遇刺经过

  1969年的某一天,总统朴正熙叫来了金钟泌。据金钟泌回忆,当时朴正熙说:你让我把一些未了的事情办完。以后就轮到你了,我只需要再做一届总统。但是朴总统却没能亲手把未了的事情办完。   1979年,随着反对党势力的崛起,美国政府与朴正熙阵营的矛盾激化,执政的共和党分化为两股势力:稳健派与强硬派,郑升和是稳健派的代表人物,而车智澈死心踏地拥护朴正熙的强硬路线。   1979年10月26日晚,忙碌...

朴正熙-女儿朴槿惠

  1961年5月16日,铁腕将军朴正熙通过军事政变推翻了李承晚政权,入主青瓦台,韩国从此进入了一段漫长的军政时代,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那时候还是个9岁的小女孩。   在成为第一女儿后,朴槿惠的青年时代便伴随着悲剧性事件。1974年8月,朴槿惠的母亲遇刺身亡,时年22岁的朴槿惠不得不中断在法国的留学生涯,回到韩国接手了第一夫人的职责,时常陪伴朴正熙出席一些重要活动。   这些经验为朴槿惠今天...

朴正熙-功绩

  朴正熙任内最重要的政绩在于促成京釜高速国道的兴建,亦大力推行新村运动改革农村,使韩国的物流大幅改善,经济得以突飞猛进。韩国的GDP在1969年首次超越北朝鲜,国民普遍认为那是朴正熙的改革取得成效。   朴正熙推行经济第一主义,大力扶持大型企业,军人政府通过高度集权,摧毁一切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障碍。这一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1976年竟达到15.1%,人均国民收入也从1962...

纪念赫鲁晓夫诞辰115周年

  赫鲁晓夫   一提起赫鲁晓夫,中国人立刻就会想到那个把斯大林焚尸扬灰、让苏联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联合国脱皮鞋敲讲台的赫秃子,那个酷爱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的老修。   4月17日,赫鲁晓夫诞辰115周年。无可否认的是,50年前开始改变苏联的,正是这位在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心目中有着截然不同形象的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他是个犯错误的共产党人   俄罗斯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则...

赫鲁晓夫-政治措施

  斯大林时代后期,苏联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矛盾眉益突出。到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为了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政治体制方面,他主张反对个人迷信,实行集体领导原则,改革内务机构,建立和健全法制。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他针对苏联早已形成的国家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叔,提出了把部门管理改为地区管理的原则,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同时,他还大胆探索了发展经济、提高生产率...

赫鲁晓夫-出兵匈牙利

  苏共二十大会议上,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当时不仅在国内引发了一阵骚乱,而且斯大林的家乡格鲁吉亚人也在第比利斯为了抗议而上街游行,后来还发生了军警与群众队伍发生流血事件。   同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事实上,出现这种混乱很在正常,因为苏联处于内外交困状态,早在斯大林后期已经岌岌可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正营通过冷战与金元外交使欧洲国家意识形态处于紊乱之势。   赫鲁晓夫采取...

赫鲁晓夫-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许多年以来,全球对赫鲁晓夫的评价毁誉参半。美国谴责,英、法、中、日等国批评,但当时的华沙组织参与国基本上是默默支持的,古巴深信苏联能够成为自身对抗美帝国主义的坚强后盾。   据《赫鲁晓夫日记》坦言:(赫鲁晓夫)升级古巴导弹危机,是为了警告美国核竞争最终两败俱伤。核武器的研发,对全球的和平与稳定没有真正威慑力,反而使局势复杂   心情冲动是政治家的致命伤,也容易遭到对手攻击。古...

赫鲁晓夫-“皮鞋风波”

  由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形象严加破坏,使苏俄几代人的意识形态出现了真空与混乱。外界上,斯大林成了一个懦夫和外行人的外交标本。这种动向导致导致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挫折,东欧附庸国对苏联的忠诚度出现了动摇。   赫鲁晓夫是个率性的人。为了打压美国嚣张气焰,也为了凝聚共产主义阵营力量,在联合国大会会议期间,当西班牙佛朗哥政权代表发言时,苏联等国代表集体敲打桌子和喧哗。而赫鲁晓夫居然脱下皮鞋,敲打桌子,...

张立昌强调: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9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副组长张立昌在吉林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韩长赋等领导的陪同下在一汽集团考察。吉林日报记者傅平摄   9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副组长张立昌来吉林省考察。   张立昌强调,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施...

张立昌: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张立昌指出,改造主观世界是共产党人的终身课题,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抵御腐败的关键所在,是干部成长进步的必由之路。各级领导干部要抓住主观世界改造这个根本,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上下功夫,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政治品质,提升道德境界。要把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体现在领导干部作风转变上,努力做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表率、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率、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率、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廉洁从政的表率。要坚持反腐倡廉...

虎将聂凤智

小个,黑脸膛,笑起来的时候两眼一眯,习惯性地用舌尖舔着右边唇间,就是解放军中人称黑虎的开国中将聂凤智典型的形象。 聂凤智,人称解放军空军中最能打的将军,爬过雪山,趟过草地,在上海用一个大萝卜刻章诱降了国军淞沪警备副司令,陆军中将刘昌义,这样的人物,谁能给他尴尬?谁敢给他尴尬? 还真有这样的人物,偏偏聂凤智拿他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1953年夏天,从朝鲜战场返回来的志愿军空司司令员聂凤智,...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个人品质

  麦克纳马拉也许强硬好战,也许刚愎自用,也许一心只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军事机构甚至整个美国(他主导的彻底军事改革),但他也是个对自己有道德上要求,有责任心,敢于记录自己的错误,不以个人形象为重的人。   当他意识到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越陷越深,自己犯下了可怕的错误后,曾经试图找出背后的原因,但由于这场战争渊源始于杜鲁门政府时期,之后两党轮流执政,导致迷雾重重。最后他毅然决定成立《越战历史专题组...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晚年生活

  麦克纳马拉曾在1967年透露出他对于越南深深的担忧,那时起他已经开始怀疑美国是否能战胜那些游击队员,他们曾经在同一片丛林将法军赶出去。   在2003年的纪录片《越战烟云: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宝贵十一课》中,他讨论了同样的问题。在美伊战争的头一年,这部纪录片成了电影院最受欢迎的影片,并且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称号。   在麦克纳马拉作为世界银行行长的12年中,到1981年退休前,他发...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主要观点

  麦克纳马拉在《回忆:越战中的悲剧与反思》一书中列出美国陷入越战灾难的11大原因:   1、美国错误判断了越南的动机,高估了越南行动对美国的威胁。   2、美国把自己的经验套到南越身上,对南越的政治力量作出完全错误的估计。   3、美国低估了民族主义对越南人民的推动力。   4、美国在越南的错误反映了其对越南的历史、文化、政治的无知。美国缺乏这方面的专家。   5、美国没有意识到现...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执政生涯

  麦克纳马拉于1916年6月9日出生于旧金山,父亲是一家制鞋批发厂销售经理。在加州伯克利大学时,他主攻数学、经济和哲学。   二战开始时,麦克纳马拉是哈佛商学院的一名教授,负责教授美国空军军官成本效益控制论。1943年,他被任命为军官,加入了一队研究供给控制新领域的年轻军官行列。之后,麦克纳马拉和他的同事们一起跳槽到福特公司工作,并且使福特公司重新充满活力,麦克纳马拉即将成为福特公司中第一个不...

陆空两栖将军聂凤智

聂凤智,1913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他15岁参加农民赤卫队和共青团,1929年1月参加工农红军,1933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他戎马一生,从普通一兵到开国中将、再到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南京军区司令,真可谓是一位陆空两栖将军。 从土八路变飞将军 1950年,盘踞在台岛的国民党蒋介石部队对上海发动二六大轰炸,从那时起,聂凤智将军由陆军转入空军指挥...

嘉亚特里·德维-美丽女人

  德维生前是国际舞台的常客,经常到瑞典、英国走访和旅游,和当地皇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美国《时尚》杂志曾评出世界十大最美丽的女人,德维名列其中。

嘉亚特里·德维-评价

  明星巴克汗称呼德维是美丽与优雅的化身。该国著名的评论家亚密特-罗伊称颂德维的逝世可能是印度最后一位真正女王的离开,标志着印度贵胄的最后篇章已经结束。

嘉亚特里·德维-致力于平民运动的公主

  德维是一位贵族的女儿,一直在印度西北部地区生活。她童年时代身边有100名训象师、20名园丁、一名网球教练和无数个佣人。在12岁那年,她就射杀了第一个猎物一只豹。   成年后德维嫁给了拉贾斯坦邦的斋浦尔王国的一位王公。尽管他此前曾有两位夫人,但是德维少年时就爱上了他。1939年二人的婚礼被当地的媒体形容为世界上最奢华的婚礼。   1947年印度独立后,该国大约500个部落和邦的皇室家族失去了...

枣宜会战与抗战阵亡最高将领张自忠将军

  中日枣(阳)宜(昌)会战1940年4月30日打响,6月24日结束,历时56天。会战先在东线作战,为枣阳战役;后在西线进行,为宜昌战役。宜昌战役是会战的关键之战。因此日军将枣宜会战称为宜昌作战。我抗日名将张自忠就是于此次会战中为保卫宜昌在宜城十里长山殉国的,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国捐躯的最高将领。   1939年,中国军队对敌进行的冬季攻势特别是昆仑关反攻战,日军惨败。敌为挽回颓...
  共1347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