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缅怀一代医学宗师王季午教授

2005年6月5日,我们最尊敬的老师、我国著名的内科学、传染病学专家和教育家王季午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王教授为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和传染病防治研究奋斗了70余个春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学好医学基础是学好临床的根本 王季午教授经常结合自己以往在大学读书时的深切体会教育我们,他说学好医学基础是学好临床的根本。他在东吴大学读医学预科时,课程十分繁重,...

中国电影作曲家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和管弦乐: 《芙蓉镇》(1986)作曲(合作)、《高山下的花环》(1984)作曲、《秋瑾》(1983)作曲、《笔中情》(1982)作曲、《天云山传奇》(1980)作曲、《从奴隶到将军》(1979)(上、下集)作曲、《青春》(1977)作曲、《渡江侦察记》(1974)(重拍)作曲、《阿诗玛》(1964)编剧葛炎,作曲(葛炎、罗宗贤)、《李善子》(1964)作曲(未发行)、《枯木逢春...

芮杏文遗体在京火化

【据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正部长级)、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芮杏文同志,因病于6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芮杏文同志遗体17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芮杏文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回良玉、吴仪等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芮杏文1927年4月l日生,江苏涟水(今灌南)县人。1944年...

深切追忆包装奠基者邱纯甫

1978年前,我国包装工业基本为零,2004年工业总产量同比增长20%,工业总产值达3000多亿元,预计2010年达到4500亿元规模;在我国40多个行业中,排名从最后一位升至第12位。包装工业的腾飞,一位老人为此在退休之际,奠基培土。   从一个门类缺失、分散游离、质量低下、供给不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行业,到目前建成并拥有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包装材料、包装机械六大门类的工...

纪念著名藏学家柳升祺先生

2003年3月19日下午3点半,著名藏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民主同盟会员柳升祺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95岁。    柳升祺先生1908年3月27日出生于浙江兰溪县。1925年于杭州宗文中学毕业后,考入光华大学,1930年毕业于该校英国文学系本科。1931年进入国民政府财政部所属盐务管理局,先后在松江盐务管理局和四川省自流井川康盐务管理局...

功可追 情成忆——追思中国商经学会罗东明副会长

2005年5月原商业部副部长、中国商经学会的老副会长罗东明同志与世长辞,享年88岁。罗东明同志1917年生于四川南部县,1938年入党,长期在老区从事税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大区税务局副局长,后调北京任中央财政部税务总局副局长、中央农产品采购部财会局局长、商业部副部长等职。我与东明同志相识多年,特别是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工作中接触密切,有许多事值得回忆。 积极推进学会组织建设 1982年,商业部...

记原宁夏化工厂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程浩

程浩,原名刘书绅,陕西省临潼县人。1923年6月30日出生,高级经济师。   程浩同志1938年11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先后任陕西临潼栎阳小学党支部宣传委员、党支部书记、青救会主任、地下党栎阳区委、三原中心县委、临潼县委联络员、陕甘宁边区青年主席、全国学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于1949年7月至1952年10月先后任共青团西北工委常委会秘书、秘书科...

越剧流派——戚派

越剧在四十年代进入[尺调腔]时期后,出现了一批勇于改革,积极创新的著名演员。她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越剧唱腔和表演程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越剧流派是演员表演艺术的总体,它包括剧目、唱、念、做等多种艺术因素,集中体现在所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中。其中,唱腔所具有的独创性最强,特点最突出,影响也最大,因此,人们称之为流派唱腔。...

清华举行王玖兴先生藏书捐赠仪式暨学术座谈会

2008年11月26日上午,王玖兴先生藏书捐赠仪式暨学术座谈会在甲所举行。王玖兴先生的女儿、清华经管学院教授王以华将王玖兴先生和夫人范祖珠遗存的书籍1679册、手稿96包等捐赠给学校图书馆。 副校长谢维和在讲话中表示,这批藏书将对清华文科的建设和发展将发挥很大作用,学校将妥善保存、充分利用,并藉此进一步促进我校文科图书资源的建设工作。 王玖兴先生1944年进入清华研究生部学习,是我国著名...

老战士离开时带着父亲节的祝福

5月14日3时30分,一张写着永远爱你的孩子的卡片陪伴着郭月斋老人离开了人世。他离开的时候很慈祥,也很安稳。他的一生,既有革命战争年代的如火如荼,也有浓缩在这张卡片上的家庭亲情。 父亲节收到子女礼物 郭月斋是山东省肥城市人,1914年生,1937年参加肥城县抗日游击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活动中,他率部进入山区开展游击,并与游击队一起开仓济贫,向地主、盐商筹粮款抗日。在这...

投笔从戎,险些“尽忠报国”

抗日战争爆发时,黄源因父亲病故回家奔丧。此时上海已沦为孤岛,待他安葬好父亲后,已无法进入上海。于是他辗转内地,于抗战爆发次年12月赴皖南参加了新四军。 翌年初,黄源与陈毅在江南某地的新四军军部一支队司令部初次邂逅。当时陈毅只带一个班,黄源便跟他在茅山地区进行活动,并经常共睡一床。每当夜幕降临,黄源便静静聆听陈毅那饶有风趣的言谈。同年黄源任新四军军部文委委员兼驻会秘书,主管文学创作和编辑出版...

张显扬 张思德的老班长

四川省通江县人,1915年12月出生,1933年参加红军,任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连班长,长征中曾任朱德警卫员。到达延安后进中央党校学习,以后随129师到抗日前线。1951年任志愿军三兵团29师师长。他一生与两位中国英模有直接因缘:一是曾为张思德的班长,二是批准邱少云上前线的师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离休前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60年前的今天,毛主席亲自参加一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并沉痛地...

贫困女研究生带母求学 求助学校未果自缢身亡

杨元元自杀所用的毛巾。 杨元元生前多次向学校申请让母亲陪住 汉网消息 9日,网上各大论坛热传几近相同的帖子,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女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自杀身亡,矛头指向海事大学校方。 9日晚11点30分左右,上海海事大学宣传部在官方网站连夜挂出相关情况说明,披露了事发当日的情况。 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称,死者已逝,为表尊重,大家不应再评论死者,也希望生者尤其是出身...

率八路军两克邳城——徐州抗日英雄钟辉

在1955年授衔的共和国将军名册中,有一位少将名叫钟辉,是江西瑞金县人。他当年曾率领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开辟湖西抗日武装根据地。   1938年12月21日,苏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在沂河岸边的许楼村正式成立。支队成立后,在司令员兼政委钟辉的率领下,杀敌除奸,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打通东陇海线的企图,创建了徐海地区抗日根据地。仅一年零九个月,这支抗...

南征北战英雄———何善远

何善远同志1914年12月25日出生在吉安县安塘乡洞川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928年(13岁)参加革命至今整整77年了,在这漫长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他跟随党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亲身参加了党所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的斗争。   在少年时期,他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1928年...

祖母李月花3

今念之以文叙之,以祈来世之福。永志不忘。

祖母李月花2

出生昭平,解放前随祖父定堂转折各地,辛苦孕育三子而夭,后得二子而存于乱世。后迁信都,居仁义,户三联,定回龙,养二子而创基业,厚子孙而遗慧德,成栋梁之才而欣慰。得孙之喜而以高龄至首府,然一年而归,无尽遗憾,再思复回,已悄然离去,呜呼哀哉!何悲何方!

祖母李月花1

祖母李月花,生于乱世,逝于己丑。以微薄之力撑后代之延,勤俭助家,尝人间之疾苦,历人世之艰辛,至老而归根。育二子而痛楚,延孙、曾孙而祈福,将得贵地而养老,而于今日下午匆忙离世。孙辈不胜痛惜。首孙念祖母一生恩德,立网墓以祭奠,以不忘时代延续之恩。祖母恩德照于日月,高风亮节惠及后代,族吕共仰其望,当为首位。

残健一体 重在参与——访残运会主席郭建模

人民网南京9月22日电记者顾兆农报道:郭建模同志是中国残疾人联合的理事长,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协会的会长,也是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主席,他自己的下肢也是残疾的。到底是专家,到底是身在其中,听郭建模谈残运会,别有一番新的感受。   他说,较之前5届残运会,本届残运会的参赛的人数最多,影响最大,这表明,残疾人体育事业越来越来普及,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比如,江苏的坐式...

著名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领导干部

邓兆祥同志1903年4月出生在广东省高要县(今肇庆市端州区)肇庆镇双木棉村(现为肇庆市)的税务局职员家庭。他的少年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和重大转折,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当时一大批志士仁人报效祖国的壮举,使他逐步受到了爱国主义、振兴中华等进步思想的熏陶,产生了朴素的强国之志和报国之心。1914年3月,他11岁即考入黄埔海军学校第16期学习,是全校年纪最小的学生。自1919年9月始,先后转入吴淞...
  共1344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