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李克如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克如同志,因病于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李克如是湖南郴州人,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郴县第二区区委青年委员、区委书记等职。1928年初,任红七师一团党代表。同年4月,转移到井冈山后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营党代表、三十一团连党代表。1928年底任红五军军委委员、一纵队二大队党代表。1932年任上海中央局直属军委敌军工作...

开国少将周发田

周发田,一九二八年参加农民赤卫军,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川陕边区政府丹江、仓溪、广元县保卫局长、军事指挥长。一九三五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部干事、民运科科长,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东进纵队第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新七旅第十九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弟六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六旅旅长,...

“李疯子”血战敌阵——李国厚的故事

李国厚(少将,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人)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尤其是在苏家埠战役中,他和红小鬼班的战友们活捉了敌皖西剿共总指挥厉式鼎,受到上级的嘉奖。 一天,李国厚带领一支队伍筹办粮食时,突然遭到地主武装的伏击,他甩掉上衣,挥舞着大刀,在白雪皑皑的雪地里率先冲入敌阵,并大声地呼喊着:共产党员们,牺牲也要向前倒!忽然,一地主打手手持长枪噗地扎入了他的右肩,鲜血直流。李国厚毫无惧...

黄独峰的艺术人生

擅长中国画,兼善书法;画风综合南北二宗及古代诸流派,自成一格。1947年作品14幅赠送泰国王室;1948年作品《百鹤图》刊载于当年《中国美术年鉴》;1953年10幅作品赠送印尼总统苏加诺;1964年作品《神仙鱼》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展;1976年完成《漓江百里图》长卷;《和平迎春》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1989年作品《富贵寿》作为国礼赠送朝鲜领导人金日成;1990年5幅作品赠送菲律宾政府;1991年3...

金明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 原中顾委委员、河北省委第一书记金明同志因病于3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金明同志逝世后,江泽民、胡锦涛、曾庆红、宋平、宋任穷、阿沛阿旺晋美、陈锦华和张劲夫、张爱萍、段君毅、姬鹏飞、习仲勋、叶飞、王芳、谷牧、汪锋、郑天翔、王鹤寿、张震、王丙乾、洪学智等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   金明同志是山东益都人,1932年夏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先...

原山东省委书记——高克亭

高克亭同志从事革命事业七十余年,七十年如一日,始终坚信共产主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捍卫党的事业、对党无限忠诚。他青年时期就接受马列主义,执着的追求真理,在大革命失败,我党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义无反顾的投身革命,从事学生运动,反对军阀和土豪劣绅。他变卖家产,为党组织提供活动经费,救助被难同志。被捕入狱后,他坚贞不屈,同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保护了党组织免遭破坏,并在狱中学习、宣传马...

肖元礼同志逝世

新华社广州4 月9 日电广州军区原副政治委员肖元礼同志,因病于3 月2 1 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 9 岁。 肖元礼同志是江西省万安县人,1 9 2 7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 9 3 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宣传员、连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

培育后人,发展藻类学学科

饶钦止不仅用自己毕生丰硕的科研成果跻身于世界知名藻类学家的行列,而且为了使藻类学后继有人,他还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培养专门人才。几十年来,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外,他还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水产学院担任过专职或兼职教授,并在水生生物研究所指导国内外的进修人员和研究生。现在国内许多藻类工作者都出自他的门下,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值得特别指出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在1953年,为了发...

他!用喉咙唱出了心中的感受!用双手弹出了具有震撼力的音符!

他!用喉咙唱出了心中的感受!用双手弹出了具有震撼力的音符!   他!和我们是心与心的交流!   他!为追求理想的人做出了榜样!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   他!给成长路上的年青人以启迪,指引着方向!   他!高声呼唤着世界的和平与爱!

严谨的科学态度

作为一名学者,吴绍骙对各种学术见解始终采取兼容并蓄,择善而从的科学态度。1949年春天,他阅读了李森科所著杜布赞斯基译成英文的《遗传及其变异》一书后,便与王鸣岐合作将之翻译出版。他在译者序中阐明重译此书是鉴于:新旧两学派之争,在苏联正如火如茶,且将蔓延而及于全世界。在我国国内,仅仰赖于报章杂志片段之介绍,未足以窥其梗概,不无遗憾。对两学派之争执,译者认为:我辈应保持科学态度,择善以从,初不必立门...

钟民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4 月1 4 日电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上海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正省级干部钟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3 月3 1 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 8 岁。  江泽民、吴邦国、吴官正、黄菊、曾庆红、宋平、薄一波、宋任穷、赵朴初、陈锦华、经叔平和江华、张劲夫、张爱萍、段君毅、姬鹏飞、叶飞、谷牧、倪志福等同志以不同方式,对钟民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钟民是江西广昌县人。...

功勋将领张志毅

翻开20世纪上半叶的台安历史,就会发现不少有志青年是经过张学良将军的栽培开始戎马生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杰出军事指挥员、少将张志毅便是其中的一位。 抗日战争时期,张志毅同志历任延安抗大代区队长、晋察冀军区教育科参谋、军区炮兵独立营营长、延安炮兵学校训练部部长等职。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他担任炮兵组长,参加了井陉煤矿攻坚战。在担任晋察冀军区炮兵独立营营长时,曾率领部队参加了上社、界安、灵山、党...

韦瑞霖律诗联

昼夜传来战鼓声, 共将孤愤聚山城。 十年寇扰天昏黑,(颔联上) 此日嘤鸣句俊新。(颔联下) 漓江有水秋碧绿,(颈联上) 昭明敌忾气纵横。(颈联下) 恨当痛饮倭凶血, 不斩楼兰不罢兵。 《七律同心抗战》诗联    1944年秋日寇入侵广西,一批文化名人云集桂林,继而疏散柳州、昭平等地。时任昭平县县长的韦瑞霖要求全县人民开门接待疏散人员。何香凝、欧阳予倩、千家驹、梁漱溟等许多...

张太恒同志逝世报道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济南军区原司令员张太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胡锦涛、江泽民、吴官正、罗干、王乐泉、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刘华清、徐才厚、热地、帕巴拉格列朗杰、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张震、杨汝岱、赵南起等,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张太恒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   张太恒是山东省广饶县人。他1944年走上革命道路,...

叶恭绍教授荣获的奖项与荣誉

叶恭绍教授荣获的奖项与荣誉有:1989年1月于若木会长聘请叶恭绍教授为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高级顾问;1990年12月国家教育委员会表彰叶恭绍教授从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1991年9月荣获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1991年10月国务院表彰叶恭绍教授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从1990年7月起荣获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1993年4月叶恭绍教授为我国儿少卫生、学校卫生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卓...

赵鹏飞同志遗体送别仪式举行

本报讯(记者汲传排)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北京市优秀领导干部,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赵鹏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月31日15时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在赵鹏飞同志病重期间及逝世后,胡锦涛、贾庆林、曾庆红、贺国强、万里、李瑞环、尉健行和郑天翔、王汉斌、倪志福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刘淇、吴仪、何鲁丽、贾春旺和李锡铭等到医院为遗体送别。   赵鹏...

李杰庸同志骨灰回乡安葬

本报讯(张斌)10月17日,原江西省副省长李杰庸同志灵柩运回老家 延长县交口镇安葬。 李杰庸同志1908年出生于延长县交口镇驮哺村,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参加革命后先后在山西、延安、江西等地工作,曾担任江西省副省长,1984年8月离休, 2005年1月31日16时42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江西省南昌市去世,享年97岁

智者无敌——记战将肖全夫

肖全夫是20世纪人类战争史上一位不应该被忘记的人物。他是长征的幸存者;为共和国奠基的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次;朝鲜战争期间,担任军长的肖全夫指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板们店前线的最后一次战斗。他出席了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仪式,将军神情庄重地注视彭德怀司令员提笔签字的情景,成为人类艰难地走向和平的一个历史性的镜头。60年代末,他指挥了珍宝岛之战,这场边境战争,使肖全夫在冷战时期闻名世界。这位百战余生的将军从...

显赫出身 从小耳濡目染国学精华

1915年,冯纪忠出生在一个显赫的世家。祖父曾任浙江巡抚,二战期间,冯纪忠留学奥地利时留影。因反对辛亥革命吞金自杀,清帝赠给他忠号,冯纪忠的名字由此而来。冯父曾出任徐世昌秘书,3岁到11岁时的冯纪忠在北京外交部小学读书,也至此讲得一口京腔。    那个年代的望族,像《红楼梦》里的家族一样互相联姻,冯家与徐世昌、梁启超、林则徐等人的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意思的是,虽然后来冯纪忠和梁思成二人...

亲历二战 飞机扫射中保住一条命

1936年,冯纪忠随姨母坐船到了维也纳。当时中国留学生在柏林居多,而冯纪忠念书的维也纳技术大学,反而只有他一个中国人。其时,纳粹当道,奥地利被德国侵占,留洋十年,冯纪忠恰好身处欧洲战场深处。因战争缘故,班里失去了不少的同学。有人被德军征兵而去,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回来发了疯,也有人大战中加入共产党抵抗德军。幸存的这些同学,互相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战争后期,维也纳被轰炸得一塌糊涂。冯...
  共13445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