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六一,一个不再属于我们的节日

爸妈,六一节到了,尽管这是一个不再属于我们的节日,但还是忍不住来看看你们...每一个儿童节,在我眼前闪现的都是N多年前老妈陪着我的女儿在楼前超市门口等我下班回家的场景,那个场面的重复出现加深了我的印象。每每想起孩子等到妈妈时那种欢呼雀跃的兴奋场面都会让人有所触动,那种被人牵挂的温暖会时不时的感动着自己。不知从何时起,儿女们不再有那样的快乐和激动,他们长大了,变得成熟矜持了。你们的大孙女已经领到了结...

延安行1-3

延安行 【谨以此文献给天堂中的父亲,以纪念家父诞辰95周年。此文发布于2014年7月本人QQ空间,原为三个图集,此文删去所有图片。空间链接附后】 一个路痴、一个跛子和一个未成年人,一行两人半(未成年算半个)身负使命于2014年7月5日开始了一段不太寻常的旅途去延安。 跛子是一行人中智商最高者,一切行程安排自然都由跛子负责,于是其余一个半人就成了随从,可以毫不费心的跟着跛子一路而行。...

说给爸妈的家常话

爸妈: 你们还好吗?很久没和你们聊天了,今天抽时间和你们说说家常话。 虽然你们不在了,可家里还有很多故事发生着。。。 从暑假说起。 今年暑假,哥哥率领一家老少回国了,尽管时间非常紧,只在北京逗留了4天,可他们还是选择了一天来探望你们,我想你们应该能感觉得到。哥哥好像有很多话想和你们说,他那么认真的给你们擦拭墓碑,看得我都感动了。他的两个孩子都说,爷爷奶奶的墓碑最好,那是他们在外太久的...

国庆快乐

爸妈,今天国庆节,祝你们开心快乐。 不管人间还是天堂,我们同乐同祝,我相信我们永远在一起。爸妈,你们是我们的护身符,所以,相互照应,多多保重,保佑我们平安健康顺利快乐。

说与老妈的悄悄话

老妈,你知道吗?其实本来打算今天和你说点我们之间的悄悄话,不想梦中见到了老爸,于是就让他抢了先。你一生永远都是谦让别人,所以该不会计较吧? 还记得生前你总是看法制节目,对那些父母百年后子女们为了遗产打的不可开交的情节耿耿于怀,我们也曾经有过很多次的谈话,你最担心你不在了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会为了各自的私利反目成仇。那时你说大舅已经立了遗嘱,百年之后不会有谁为此相争。其实你也有那个想法吧?但是你和大舅...

说与托梦与我的老爸

老爸: 今天特意来看你,是因为你托梦与我。 这个梦尽管有些凌乱,前后毫不连贯,意思也分辨不清,但一幕幕尽现眼前,,,我分明看到了晴空万里,看到了你的模样,看到你提醒我来看你的样子。奇怪的是,你提醒我时,我的胳膊忽然钻心地疼,尽管这是老毛病,也常常在熟睡中疼醒,但和梦还是第一次相连。更奇怪的是,我答应了今天来,胳膊马上就不疼了。这么奇怪的事情真切地发生在我身上,一定是你真的想我了吧? 老爸,你...

感恩的日子

昨天9月9日,伟人忌日。敬我心中神一般存在的伟人和教员。今天9月10日,老妈的忌日。敬我心中的菩萨,曾经北海幼儿园老一辈老师,我最敬爱的母亲。为您们上香、献花、三鞠躬。先感恩伟人给我们带来幸福安康的生活,再感恩母亲的教诲和抚养。再上香、献花、三鞠躬,希望在您们的庇护下,世界能够和平,家人可以安康,大千世界之中的人们共享太平和幸福。另外,明天9月11日,我哥的生日。顺敬我心中的贵人,给过我除父母外最...

阮玲玉初恋时光是15岁,前夫叫张达民

阮玲玉,16岁投身影坛,1935年3月8日,难以挣脱心里愤激与失望的阮玲玉向守旧权力做出终极的无声对抗,留下一纸人言可畏遗书服药自杀。阮玲玉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阮用荣是浦东亚细亚油栈的工人,在她6岁时患肺痨病逝,母亲靠做女佣困难过活。一年后阮玲玉进入上海崇德男子中学念书,这是在妈妈苦苦哀求店主张老爷才干进校念书的。阮玲玉初恋时光是15岁,前夫叫张达民,年长她3岁,由于阮母在张达民产业仆人,她俩一同...

马悦然于当地时间10月17日去世,享年95岁

著名汉学家、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十八位终身评委之一马悦然于当地时间10月17日去世,享年95岁。随后有媒体向其家人和生前友人求证了这一消息,其中,马悦然的夫人陈文芬表示,马悦然于10月17日在家中平静离世,“像老和尚圆寂了一样。”马悦然(Gran Malmqvist),1924年6月6日出生于瑞典南部的林雪平(Linkoping)——这里是瑞典第五大城市,也是瑞典著名的“大学城”之一。194...

2005年的今天,92岁的白方礼老人去世

【今天,你是否还记得他?】74岁,他蹬三轮赚钱,捐给贫困生,近20年,35万,“有白爷爷一天在蹬三轮,就有娃儿上学的钱……”一个冬天,他拿出饭盒里的500元递给老师:“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2005年的今天,92岁的白方礼老人去世。您的善行,我们不会忘!

张首晟教授创立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丹华资本公司

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201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张首晟教授据悉已于美国当地时间12月1日不幸去世,终年55岁。2017年,张首晟教授获得凤凰卫视、凤凰网联合颁发胡2016-2017年“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宏伟宇宙可以用一个公式书写世界是如此美丽。张首晟作为凤凰网财经研究院顾问出席2016凤凰财经峰会...

从山沟里走出的开国上将--赖传珠

赣南山区,是一片神奇的红土地,山峦重叠、丘陵起伏,溪水密布、河流纵横。这里的人民,饱受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在党的领导下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最终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历经革命的洗礼和考验,从这里走出了134位开国将军。赖传珠就是从赣南山沟里走出的一位开国上将。他38年戎马生涯起航于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赣南苏区。中央苏区时期,他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树立了坚...

研究员林甘病逝,享年86岁

10月15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退休干部、研究员林甘病逝,享年86岁。 2005年12月14日,林甘一次捐出了20件新衣给寒门学子,而他身上的旧坎肩却已穿了20多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左庆 摄(资料片)15年义捐,他收获一箩筐的感谢;30万捐款,照亮了几多孩子的前程。“破烂教授”捡着破烂、穿着破烂,可怎掩那颗阔绰的心。

催人泪下的亲情 孟凡民父亲孟树亘

催人泪下的亲情1978年秋,河北保定轴承厂工人孟凡民与吕瑞芬相恋了。令吕瑞芬颇感蹊跷的是,孟凡民从不带她去见家里老人。问他为什么,他总是支支吾吾。终有一天,孟凡民向她道出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孟凡民的父亲叫孟树亘,曾在国民党部队服役。在台儿庄大战时,年仅22岁的孟树亘与日军浴血奋战,获“抗日英杰”奖章。解放前夕任国民党144师副师长,在组织起义时被人出卖而被捕入狱,后经其上级领导李湛功出面担保而获...

胡波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大学毕业后,胡迁搬到接北京近东六环的一处回迁小区,和女友生活在一起。他每天就是疯狂地写小说,这使他的收入非常不稳定,靠家里打钱维持生计 。后来,女友没有给出原因便突然离开了他;在电影剪辑完成后,胡波试图重新联系她,但对方在几个月后,回了一句“恶心不恶心”,颇使他受到打击 。胡波给自己取笔名为“胡迁”,寓意在写作这件事上要永远像候鸟一样不停地迁徙 [16] 。除了喜欢养猫,他还喜欢喝啤酒,但很少喝到...

张伯驹永垂不朽

只要是我收藏的东西,就一定要保留在我们国土上。——张伯驹。近年来,中国古代字画的拍卖市场,动辄拍出数千万元的“天价”。在这些传世珍品演绎的荣耀和财富传奇之外,张伯驹的名字似乎显得遥远而落寞。有人评价,即使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字画中,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市场价格,都罕有能超过1956年张伯驹无偿捐献之物,他捐献的任何一件东西,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它的价值,都不为过。民国四公子之一张...

香港中文大学的悼文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第三任校长、工程学荣誉讲座教授及荣誉博士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教授大紫荆勋贤于2018年9月23日离世,享年八十四岁。中大对高教授离世深感哀痛,并向高教授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表示:「高教授是出类拔萃的学者,也是高等教育界高瞻远瞩的领袖,他作为中大第三任校长,在任内积极推动中大整体发展,建立稳固基础,为有才之士开拓发展空间,成就超卓。高教授于科研方面亦力求创新...

23岁的李林洪昏厥脑死亡

1月4日凌晨5时许,四川人李仲权最后一次见到了儿子李林洪。23岁的李林洪躺在手术床上,如婴儿般沉睡。此时的他已被确定为脑死亡,再也听不到家人伤心的呼唤。“儿啊,这是爸爸最后一次亲你了,你一路走好。”轻吻儿子的脸颊,李仲权泪如决堤。他的身边,妻子范正英、儿媳岑瑜早已泣不成声。5时30分许,家人们一同扶送着李林洪的手术床进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捐献手术室。在这里,李林洪捐出了心、肺、肝、双肾、...

黎培銮家族对近现代文化科技事业发挥了深远的影响

黎培銮家族对近现代文化科技事业发挥了深远的影响。黎培銮祖籍湖南湘潭石潭坝乡菱角村长塘组,与夫人黄赓养育多名子女,其中黎锦熙、黎锦晖、黎锦耀、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被称为“黎氏八骏”。黎葆堂,前清光绪十四年(1888)戊子科举人。嗜藏书,编印有《古文雅正》等书行世。黎培銮(1870年-1952年),字松安,晚清贡生。娶黄氏夫人,讳赓(1870年-1944年)。著有《楹联大观》、《黎松...

中国“长寿之王”龚来发去世,终年133岁

中国“长寿之王”龚来发去世,终年133岁    龚来发(1862-1995年)一生务农,未婚。他不喝酒,不服药,爱吸土烟,他的竹烟杆已陪伴他100多年了。吃的是粗茶淡饭,过去吃苞谷饭,晚年吃大米、苞谷混合饭。他性情开朗,爱说爱笑,尤其喜欢唱山歌。他所在的村子,三面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村里人家房前屋后都栽有大片竹林。    龚来发老人耳聪目明,平时爱抽土烟叶,喜喝少量米酒,一日两餐,每餐半斤包谷饭,...
  共13483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