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龙的记忆—献给建国62周年

  文 / 果菜   忆   盘古的巨斧劈开了记忆的大门,   女娲的双臂倾洒了生命的诗文,   从夸父追日的伟岸到后羿射日的印痕,   炎黄子孙用五千年的岁月清润了文明的枝根。   是什么?拂不去岁月的清尘,   却将古老神秘的印记流淌于千年的波纹,   渗着中原大地苍天古树的年轮,   化不开浓郁的芬芳之闻。   这一世,   容颜已逝,   却在沧海桑田落不尽古域韵事...

讣 告

亚洲光学工商会联盟本届主席、广东省眼镜商会本届会长、广东省 东莞市石排铭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传寿先生,于2009年11月9日 上午在香港不幸遇车祸,经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辞世,享年55岁。 经家属确认,现公布出殡时间表,业内同仁、亲朋好友、各界人士,可按出殡时间前往告别。 广东省眼镜商会 2009年11月12日

王统照-简介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笔名息庐、容庐。作家。山东诸城人。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1918年办《曙光》。1921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文学》月刊主编,开明书店编辑,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化局局长。著有多部长篇小说。 幼年   王统照自幼聪颖,6岁入家塾。塾师王香楠...

范用遗体将捐献 因肺功能衰竭去世享年87岁

他最怕夜半的电话铃声,电话铃一响,多半又有老友要告别。但从此后,他便再也没有机会虚惊了,因为他也追随老友去了昨天17时40分,著名出版家范用先生因肺功能衰竭于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7岁。据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汪家明介绍,范用生前曾留有遗嘱,交待家属去世后不搞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式,遗体捐献给相关医疗部门。 书未出人先去 据汪家明介绍,长期以来范用一直被肺病所困,尤其是近几年病情反复发作,几个月前住进...

主要贡献

  陈云同志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练塘镇的一个贫苦农家。那时,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外有帝国主义侵略,内有封建专制压迫,中国人民和许多志士仁人正在苦苦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陈云同志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尝艰辛。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唤醒了还在小学读书的少年陈云朴素的爱国情感。1925年,陈云同志在上海参加了五卅运动和工人罢工运动。在革命斗争的洗礼中,他认识到,必须要改造社会,才能解放人类。这一年,他加入...

台湾为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成举行公祭

11月30日上午9时,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公祭在台北市第二殡仪馆景仰厅举行。孔德成于10月28日因心肺功能衰竭病逝台北县慈济医院,享年89岁。出生于山东曲阜的孔德成从1950年起一直担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并曾任台湾当局考试院长。图为马英九到场发表追思感言后慰问孔德成先生家属。 中新社发 刘舒凌 摄 中新社台北十一月三十日电 (记者 周兆军 刘舒凌)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成公祭典礼三十...

抗日战场显英才

1936年1月   赵承绶以战功获国民政府四等云麾勋章。同月25日, 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军衔。7月, 获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念勋章。11月,获三等云麾勋章,在1936年冬,徳穆楚克栋鲁普(德王)和王英等部在日军直接指使下由察北进犯绥远省。其时,为了适应战时需要,经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晋绥骑兵整编为骑兵第一军,仍由赵承绶任军长,所属三个旅,整编为两个骑兵师,分驻集宁、武川、五原、临河...

忆父亲夏征农

不能忘却的纪念忆父亲夏征农 【作者简介】   夏小华 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高级经济师。曾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交通银行总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等工作,现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行长。   1   到今年10月4日,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一年了。去年的冬至前,我们全家齐聚于父亲的灵前,将父亲和离开我们已经整整40年的母亲,合葬在一起。冬天的寒风,阵阵袭来,心情,就如同父亲喜欢的那首晏殊的词所描...

福田赳夫亲属

弟:福田宏一(参议院议员) 长子:福田康夫(会社员政治家首相) 妻:福田三枝(群马县人,新井文夫三女,元大审院判事新井善教孙女) 长女:越智和子(政治家越智通雄妻) 次男:福田征夫(群马县人) 外孙:越智隆雄(银行职员,政治家) 孙子:福田达夫(首相政务秘书官) 前任(第67代)首相:三木武夫 继任(第68、69代)首相大平正芳

福田内阁记事年表

福田赳夫(TakeoFukuda)1905年1月14日生,群马县群马町人。 1929年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入大藏省工作。 1930年起任驻英国和法国大使馆的财务秘书, 1933年回国后历任司税官、税务署署长、大藏省调查科科长、大藏大臣官房秘书科科长、情报局情报官、大藏省参事官、大藏省终战联络部部长、大藏银行监理官和大藏省主计局局长等职。 1941年随石渡庄太郎(汪伪政府...

周策纵社会贡献

妙解红楼难题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周策纵的汉学研究范围广涉历史、政治、文化、艺术、文学,其中以文学成就最大,而在文学领域,首屈一指并享誉海内外的,要数《红楼梦》研究。 周策纵多年潜心于《红楼梦》研究,所发之论,不管是一般考证或者是理论分析,均言之有理,凿凿有据。它充分体现了一位博学多识学者的识见与深层次的思考,俾利于读者跳出小说本身的框架,对人生、社会、世界作深入的体会与思...

作家和才子李尔重

原中共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正省级)、老红军、离休干部李尔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2月26日6时38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6岁。1月3日上午9时,李尔重遗体告别仪式将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毛泽东曾赞誉李尔重为我们的作家和才子。李尔重生前挚友、省文联胡克庆先生称赞: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学者和一个有灵魂的知识分子。进入古稀之年,李尔重回到他的第二故乡湖北,开始写作500万字的...

经历简介(一)

张钫字伯英,号友石主人,洛阳新安县铁门镇人。出生于清代末年的光绪十二年(1886年)。因父亲在陕西担任州县官吏,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迁陕西。自幼聪颖顽劣,塾师斥之为朽木不可雕。驳曰:雕朽木者,庸匠也。痛感国势日衰,随弃文就武。   1904年入陕西陆军小学,清末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兵科。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8月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新军张凤翔部任职,任陕西新军混成协...

东纵司令员曾生为李群芳改名

李群芳,原名李琼芳,胞弟李琼良,胞妹李琼莲。1939年,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政委尹林平等携家属住在李琼芳的家里。当时的李琼芳作为交通员,经常为部队传送情报。 一天,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把李琼芳叫到跟前,提出了为其改名的意见,建议他将琼改为群,并亲切地说:你不是要参加革命队伍吗?我给你改的名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有四种含义:一是干革命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二是干革命要走群众路线;三是干革命要与群众打成一...

缅怀练咏兵

8月11日,两名工作人员在兴宁大兴煤矿调度室登记井下水位。墙壁上悬挂的是该矿主要负责人照片。 造成123名矿工被困井下的透水事故发生后,大兴煤矿矿主和主要管理人员逃匿,严重影响了事故抢险和调查处理,广东省政府要求当地公安部门依法对已经逃匿的事故责任人进行追缉。兴宁市8日发出通告,要求煤矿管理人员全部回矿。目前11名主要责任人已全部到案。矿主发财,矿工遇难,政府埋单,我们不能再这样干下去了;我们一定...

留下天使之爱光照人间

尉广秀(原兴隆县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妙手仁心,大爱无形;悬壶济世,善行无疆。这是一个已经离我们远去,而又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的名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她还在想着她要帮助的人。作为医生,希波克拉底誓言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当病魔无情袭来的时候,她走了,留下角膜传递光明,留下天使之爱光照人间。

柳公权著名作品

柳公权一生书碑特多,在此,就他的一些代表作品作些介绍: 1.《金刚经刻石》(824年,四十七岁时) 柳公权正书,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毁于宋。唯一唐拓本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巴黎博物馆。此为柳书早期代表作(或云此乃敦煌石窟经生托名柳公权所作,但属柳体一脉无疑)。其下笔精严不苟,笔道瘦挺遒劲而含姿媚;结体缜密,以纵长取形,紧缩中宫,开展四方,清劲而峻拔。柳骨于此可初识,而柳集众书于...

不太平的“太平轮”

  吴宇森导演的《太平轮》,演绎出一曲感人的悲歌,也勾起了人们了解六十多年前太平轮事件的兴趣。   太平轮排水总量2489吨,载重2050吨,乘客可过千,堪称名副其实的豪华巨轮。此轮原本属于太平船坞公司,二战期间用于运输。1948年,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沪台之间的物流业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1948年7月14日,上海中联企业有限公司开始支付月租7000美元,租借太平轮,用于台湾和上海之间的往返运输...

我更认同是腐败导致学生王新遇难

昨日是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洪灾第5天,与往日的车水马龙不同,昨日的沙兰镇安静了许多,为防止疫情的扩展,距沙兰镇外2公里就已经开始戒严,数十台车全部停在镇外,不得入内,此时的沙兰镇暂时恢复了少许平静。 记者昨日赶到沙兰镇时,看到在泥泞的道路边上,有一个平房门前贴着专案组接待处的字样,门边墙上有一个非常醒目的通告,上面写着:各位沙兰镇的百姓,就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和沙兰镇政府等部门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我...

衡宇相望成梦忆 ——怀念一氓先生

   ■范用    一九八九年的一个清晨,李一氓先生派人送来一张便笺:仲淹左右书两卷奉缴衡宇相望有暇过我一谈知名不具即(原信无标点)。    那时李老住在艺华胡同,后门开在北牌坊胡同,汽车可以出入,与我家相距只有几个门牌号,衡宇相望。    这天午睡后即去李老家闲谈。李老有个不小的庭院,种了不少花草树木,有时候去,李老不是在松土浇水,就是在剪枝。我的小院里的竹子、美人蕉、爬墙虎、香椿树,也都...
  共13472页,到第 页